每年四月起,桐花季如火如荼地展開,以前曾去過苗栗賞桐花,也曾在土城看那雨中僅剩的零落桐花,林口,有桐花可賞,聽都没聽過,這個離台北市區不遠的地方,對我而言,却十分陌生,印象中只有體育場,長庚醫院、大學..,上週五,於4/13陽明山石梯嶺健行剛認識不久的朋友親,發了簡訊給我:4/28她和同事及他們登山隊要去林口看桐花,問我是否想參加?什麼?林口賞桐花?聽來,很棒的活動,只是週五晚間及週六的雨,令我有點猶豫起來,問她:下雨也會去嗎?需時多久?應備什麼東西?得到的回答,也是風雨無阻,哇!愛登山健行的人,果然勇敢過人,不畏風雨,耗時多久,她也不清楚,自備飲用水,另準備一道菜,她說,午餐時間,可以在休息處現場煮東西,飯後泡茶或咖啡,需自備摔不壞的餐具…,好特殊的活動,那麼,我準備什麼較好?我應不可能把菜帶至現場烹飪吧!我問.她建議我,要不就買個水果過去,嗯!good idea,那就明天見了。
早上八點約在行天宮站的1211公車站牌等,由於我遲到了幾分鐘,她的同事已先行搭車離去,還好10分鐘,車子來了,下車集合地點是林口的頭湖路口。一下車,即見到站牌前的人群,她的以前同事Yang馬上走向我們say hello,之後亦向我們介紹領隊張大哥、欽哥、玉姐、鄭姐及部份其他人員,鄭姐五歲的小孫子也來參加,可見這是一個閤家光臨的好活動,其中欽哥、玉姐居住在林口,所以今天的登山活動有在地的玩法與路線。
本以為此行大約有十多人,現場的人數應早達此數,而其他人員陸續到來,距出發前,好奇數數人頭約莫近四十人,陣容真是龐大。此次有我與親及另幾名新臉孔加入,所以按照慣例,由引進我們的人員向大家介紹,當然就由帥哥Yang向大家報告一下。
這個登山入口十分的特別,是一個僅容一人可通行的小洞,因我不覺得它是門,應只有在地的才會知道的地方,有個指標寫著老公崎步道,這裡的山與眾不同,一般是先上後下,這裡剛好相反,先下後上,迎面而來是一條長長的地毯般步道,在下過雨的山徑上,顯得更加珍貴,止滑效果超好,走來也輕鬆。
到達第一處小涼亭時,亭前望去那一片雪白桐花,已令眾人拿起相機拍個不停,驚呼好美,好漂亮,而這只是前菜,還有更多的桐花在後頭呢!
領隊張大哥幫大家在小板根神木前拍照,因為我們又殿後,所以這一攤合照没跟上,就拍拍可愛的板根樹。
廟前的小水壩,在此處望向對面的桐花,也是一個「美」字了得,大夥幾乎都在此留下美美的倩影或花影,而水中的一個小島,不注意看,還真會被人給遺忘了,小巧秀麗的模樣惹人憐。
以前的登山或健行習慣走前頭,而最近的活動,不知是體力變差,還是隊友們太厲害,我快習慣殿後了,這次慢走的好處是認識了一些野菜,有位隊友沿路採摘過貓,並教我們如何辨別及應採取之部位,她還找到昭和草(也是一種野菜,清燙或炸,皆適宜),真是太強了。而有其他隊友採了類似山筒篙的菜,但不確定,我把葉子揉碎,聞了一下,没錯,應該是,這是小時候在鄉下所學,由樹葉味道判斷為何種水果的好方法,八九不離十都會對,後來由那位野菜達人的隊友證實無誤,眾人合採的山筒篙,在午餐時加菜了,微燙後,加點鹽及香油,又是一道清爽佳餚。
野生山筒篙的模樣
沿途花瓣滿地的山徑,點點白白的意境,令人很想順著路一直走下去。觀賞完一株唾手可得桐花樹,十分近的距離,令人隱約聞到花的清香味,也是扼殺了不少人數位相機的記憶體。
這裡已接近中午休息的涼亭了,走過一條桐花橋,清涼台就在前頭,而十分鐘前遇到的一位田先生,就是這片桐花林的最佳守護者,橋及涼亭都是他建造的,也由他命名,附近的一些步道、亭台、樹木,也都是他命名的,因為有他,造福了前來登山賞花的人,至涼亭時,他人也在現場。
來到清涼台,眾人將不用的物品卸下,可選擇留在此處休息或是到附近的山林爬爬山,走一走。大多數人想要去爬山運動,親聽小田哥說要去採桂竹筍,她也想去體會一下,但我已在部落中採過兩次,望著竹不知何深處的林中,告訴她,我不去,我想跟他們去爬上,天雨路滑,山路不好走,採摘時,自已要小心,她要我轉告yang她的去處,那知一路没遇到。
由於進度落後,玉姐回來帶領我們5-6個人,並往捷徑走去,設法跟上他們,途中,有兩位因較陡峭的地勢與路滑,決定打退堂鼓回去了,剩下的趕緊追隨玉姐的脚步前進,其間,聽到人員的講話聲,應接近先出發的隊員了,却在我想休息的情況下錯過與他們會合的機會,Linda與其他的人員繼續前進,玉姐體貼地留下陪我喘息,這幾分鐘的耽擱,此番爬山徹底與隊員分開,只有玉姐伴著我,而這一脫隊,我成了VIP,玉姐成為我個人的最佳嚮導,於是拍到了松樹,也在山中留影,讓其他的人小羨慕一下吧!
小田哥與玉姐展示採到的山香蕉,好小根,我稱它是芭蕉的弟弟-玖蕉或拾蕉的。
登山回來的隊友,動作熟練地備起午餐,各人拿出自行準備的食物,先拍Yang四點多起床準備的油飯,滿滿的櫻花蝦與香菇,撲鼻而來的香味,差點令我想偷吃一口,現場調味的彩蔬鮪魚沙拉,色彩豐富地也令人想流口水,Linda的香菇蘿蔔肉羹,放上蛋液,淋上香油,灑上香菜,又是一道美食,香氣襲人,玉姐的古早味綠豆泡飯也十分受到青睞,那一盤塘心蛋,沒吃到,有點可惜,其他人員自製的美味或購買來的食物,也受到大家歡迎,而那鍋現採桂竹筍加梅干的筍湯,很快就見底,還好喝到一小碗湯,鮮甜的無話說,有青才敢大聲。
小田哥與欽哥為筍湯調味
這桌琳瑯滿目的零食,是飯後泡茶,喝咖啡的佳良伴,當然還有飯後水果可食用,這個登山活動太精彩了。
小田哥飯後拿出他自製的藥酒與我們分享,據說是用兩包十全,一包四物加入自釀米酒與市售米酒,經至少兩個月的浸泡得來的,喝來甘醇不嗆,飲用後,氣色紅潤,可稱是人比花嬌了。
在眾人飯飽茶餘的談笑中,一陣大雨落下,亭外下起了桐花雨,片片飄逸的花隨雨而下,現場美得有如拍偶像劇般的如詩如夢,早有一對夫妻忍不住在雨中拍起浪漫甜蜜照了。
桐花雨中,告別小田哥及清涼台,花傘伴眾人腳步
回程走新林步道一段,轉入青春嶺,再由新林步道三段出來,結束當天的行桯。
這個登山活動,有個非常俏皮可愛的名字隊名,稱為1738(一起三八)或是解釋為(一起散步)也可以,回程往公車站牌走去時,被附近的檳榔攤人員問了一下這是什麼團體,答了1738,一聽到有數字,幾人七嘴八舌喊著要簽明牌,那就排列組合一下了,祝你們中獎!
這個1738,幾乎每星期會安排登山活動,有空的人只要記得集合時間,地點自行前往,準備自己的飲用水,再備一份料理,與大家一起分享即可,所以人數常是未定數,但也造成驚喜,喜愛戶外活動的人,通常親切樂觀,喜歡交朋友,看來有空時,我會多到戶外走走的‧